沈烈初名譽會長深入進行可靠性調研
為了落實以提高產品可靠性為切入點的制造質量強國戰(zhàn)略,切實推進機械行業(yè)產品可靠性工作,中機質協名譽會長沈烈初部長,于2013年9月3日專程到北京桑蘭特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可靠性研究和實踐情況。北京桑蘭特科技有限公司邵家駿總裁,詳細介紹了開展可靠性理論研究、健壯設計、深入企業(yè)現場指導及咨詢案例成果等情況;沈部長對可靠性的發(fā)展歷史、國內外開展可靠性的進展情況、可靠性理論及相關概念、機械工業(yè)推進可靠性工作的途徑等問題發(fā)表了觀點和看法;雙方就可靠性工作如何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以及順向思維或逆向思維入手,可靠性設計、工藝、試驗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雙方一致認為,提高機械產品可靠性刻不容緩,推進工作任重道遠,今后開展可靠性方面的合作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廣闊的空間。
陸燕蓀名譽會長親自指導質量標桿學習培訓內容
9月23日,陸燕蓀名譽會長來到中機質協,親自部署10月15日將在西安召開的質量標桿會議和質量分析與改進培訓班工作。陸部長強調,在質量強國戰(zhàn)略中,機械產品的可靠性提升最重要。因此,陸部長要求在質量標桿會議上要增加可靠性內容,請西電集團講高壓開關產品提升可靠性案例,從如何收集數據、如何分析、如何試驗等等基礎內容講起,啟發(fā)參會者重視可靠性工作,不僅要關心通用質量特性,還要關心可靠性數據,做好產品全壽命周期的管理。
談到跨國公司的質量管理時,陸部長說,我們要密切關注跨國公司的質量管理方法,他們對顧客的反饋相當重視,有健全的信息反饋系統(tǒng),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顧客的要求。我們的管理工作要努力跟上。在陸部長的關心和指導下,質量標桿學習會議暨質量分析與改進培訓班內容更加豐富,更加貼近行業(yè)和企業(yè)的實際。
教育培訓部開發(fā)教育培訓新課程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機械工業(yè)企業(yè),提升企業(yè)質量管理水平,中機質協近期開發(fā)出兩項教育培訓課程。
一、 質量分析與質量改進培訓班
全面質量管理進入中國以來,提升了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制造質量,但質量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質量要素直接影響我國制造產品的競爭力,質量損失造成的資源浪費十分嚴重,質量的提高遠遠滯后于經濟發(fā)展。企業(yè)廣大質量工作者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在制造現場,為提高產品質量努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過程失控、廢品損失、顧客投訴比比皆是,質量工作者常常忙于救火,問題還經常重復發(fā)生。究其根源是對于已出現的問題質量分析不徹底,質量改進不落實。為尋求提升機械工業(yè)產品質量的方法,中國機械工業(yè)質量管理協會在征求部分質量部長的意見后,認為應該回歸質量管理原點,從身邊質量問題入手,深入分析產生問題的根源,詳解質量分析工具,拓寬質量改進思路。因此,中機質協與質量管理專家一起研發(fā)出新的課程——質量分析與質量改進培訓班。該培訓班從三個方面講解如何進行質量分析和改進。
1、過程、產品、體系質量問題案例及其解決方案,
2、質量分析方法和工具,
3、質量改進案例詳解。
該課程不講解質量管理的大道理,而是從質量問題入手,深入剖析質量問題的起因和改進的方法,配合大量的案例,詳解質量改進方法的運用。
該課程適用于工作在企業(yè)質量管理一線的質量工作者,包括質量部長、質量管理人員、車間管理人員、現場操作人員等。
10月15日至17日該課程首次與廣大工作者見面,在西安召開全國機械工業(yè)質量標桿企業(yè)學習交流會暨質量分析與改進培訓班,歡迎大家前往聽課并對課程編排提出改進意見。
二、 制造單位領導質量管理培訓課程
制造單位領導的含義是:企業(yè)分廠廠長、車間主任、工段長等在企業(yè)生產一線的管理人員。這些管理人員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生產進度、產品質量、員工情緒都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與他們息息相關。但由于這部分領導每天工作繁忙,常常失去許多接受培訓的機會,致使這部分領導干勁十足卻缺少理論指導,面對大量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束手無策,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效率。為解決制造單位領導不了解質量管理知識和方法的問題,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向中機質協提出要舉辦針對制造單位領導的質量管理培訓班,專門針對這部分領導的需求進行培訓。中機質協與東方電氣共同研發(fā)出以下培訓內容:
1.制造單位應樹立的質量理念,
2.制造單位領導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職責和要求,
3.制造單位領導怎樣正確履行日常質量管理職責,
4.制造單位領導如何培養(yǎng)和激勵工人的質量意識和工作積極性,
5.制造單位領導如何抓好現場質量管理工作。
這個培訓班于8月下旬,已在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講授,講授過程中感覺到制造單位領導雖然具備一定的管理經驗,但質量管理知識有一定的欠缺,渴望學習更多的、切合實際的質量管理方法。培訓班在東方電氣的舉辦是成功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相信其他企業(yè)也會面臨如何提高制造單位領導的質量管理水平的問題,中機質協教育培訓部將竭誠為企業(yè)服務。
教育培訓部聯系方式:姚浦 13401160816
以“質量月”為動力 促進質量管理水平提升
國家質檢總局與有關部門共同下發(fā)了“國質檢質聯〔2013〕380號《關于開展2013年全國“質量月”活動的通知》”,決定在全國開展以“打造經濟升級版 實現質量強國夢”為主題的“質量月”活動。通知明確了“質量月”活動的指導思想、活動重點和活動要求。中機質協以【2013】24號文件的形式在全行業(yè)進行了轉發(fā),并提出了“質量月”活動要求。
希望各會員單位及時、認真總結“質量月”活動的經驗和活動成果,并報中機質協以在全行業(yè)進行學習和共享。我們將以“質量月”活動為動力,努力營造關心質量、重視質量的良好氛圍;廣泛開展群眾性質量改進活動,為全面提高機械工業(yè)產品質量,促進機械工業(yè)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努力。
讓ISO為世界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
9月20日,在俄羅斯圣彼得堡進行的第36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全體大會響起熱烈掌聲,表決通過中國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曉剛當選該組織新一任主席。這是該組織自成立以來,首次由中國人當選主席一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張曉剛表示,要讓ISO的發(fā)展為全世界的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
張曉剛從2006年起擔任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委員,還是國際鋼鐵協會副主席,從1999年至2012年曾連續(xù)13年擔任ISO/TC17/SC17(盤條與鋼絲分技術委員會)的主席,組織制定了制絲用盤條、混凝土用鋼纖維、胎圈鋼絲、子午輪胎用鋼簾線、盤條尺寸及允許偏差等多項ISO國際標準。
張曉剛說,他能夠當選ISO主席,主要是由于“現在中國不斷強大,經濟不斷發(fā)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也需要中國發(fā)出聲音,為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起更大的作用”。
談到中國如何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時,張曉剛說:“拿鋼鐵行業(yè)舉個例子,15年前中國只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1個技術委員會的制定工作,15年后的今天,我們參與6個技術委員會的工作,這是很大的進步。但是相對于美、英、法、德、日等發(fā)達國家,我們的數量要遠遠低于他們,我們的差距還很大。我們看到進步,也看到差距,我們就知道了未來的道路怎么走?!?
張曉剛不僅是首位當選ISO主席的中國人,同時也是首位發(fā)展中國家代表當選此職位?!斑^去都是發(fā)達國家制定標準,發(fā)展中國家只能跟著走,受限于人,發(fā)展中國家應該參與到標準化制定工作中,”張曉剛說。
談到標準化原因造成的貿易壁壘問題,張曉剛回答道:“要想避免貿易壁壘,就要主動參與。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的企業(yè),只有積極參與競爭,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避免貿易壁壘?!?
張曉剛呼吁國內大型優(yōu)質企業(yè)積極參與,在標準化工作中起到作用。他說:“中國企業(yè)在中國標準化發(fā)展中發(fā)揮的作用在日益增強。無論在世界上還是在中國,大企業(yè)決定了標準的先進性,代表了一個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能力。大企業(yè)參與標準化制定,能夠促進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促進行業(yè)的繼續(xù)發(fā)展?!?
張曉剛最后表示,世界是大家的世界,大家應該共享人類文明帶來的好處。他認為,在未來的戰(zhàn)略制定當中,應該融入這一思想,讓ISO的發(fā)展為全世界的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新華網)
知識窗:顧客忠誠度
真正的顧客忠誠度是一種行為,而顧客滿意度只是一種態(tài)度。據統(tǒng)計,當企業(yè)挽留顧客的比率增加5%時,獲利便可提升25%到100%。許多學者更是直接表示,忠誠的顧客將是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的主要來源。
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不同在于,顧客滿意度是評量過去的交易中滿足顧客原先期望的程度,而顧客忠誠度則是評量顧客再購及參與活動意愿。
顧客忠誠度是顧客忠誠的量化指數,一般可運用三個主要指標來衡量顧客忠誠度,這三個指標分別是:
1、整體的顧客滿意度(可分為很滿意、比較滿意、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
2、重復購買的概率(可分為70%以上,70-30%、30%以下)。
3、推薦給他人的可能性(很大可能、有可能、不可能)。
提高顧客忠誠度有十大原則:1、控制產品質量和價格。 2、了解企業(yè)的產品。 3、了解企業(yè)的顧客。4、提高服務質量。 5、提高顧客滿意度。 6、超越顧客期待。 7、滿足顧客個性化要求。 8、正確處理顧客問題。 9、讓購買程序變得簡單。 10、服務內部顧客。
精益生產的七大浪費
所謂精益生產浪費就是對優(yōu)質的產品與良好的服務不增加價值的生產活動或管理流程,浪費所增加的是企業(yè)的成本、時間、效率及效益。
精益生產的七大浪費包括:
1.制造過剩的浪費
過量生產是大量制造方式用于對應不確定性的方法,由于各工序制造能力不同,而大量制造中設備又被要求不可以停止,因此,前工序的制造速度比后工序快,制造的速度比銷售速度快,因此常常伴隨著大量的庫存發(fā)生。
2.等待的浪費
等待時間或排隊時間是大批量生產產生的另一個問題。加工批量太大是造成等待的原因之一。允許大批量生產和建立起排隊供應的系統(tǒng)是對原始順序中可能會出現的干擾擔心。
頻繁交換品種可以減小批量,但通常人們認為頻繁的交換品種會造成模具交換時間過長,而這樣會形成巨大的浪費,所以可以通過加大批量降低制造成本。
3.搬運的浪費
運輸作為消除地域誤差的手段似乎在系統(tǒng)上創(chuàng)造著價值,但站在客戶的角度上看,運輸并沒有給我們帶來什么。消費者關心的這會產生什么樣的反應和會帶來什么樣的品質問題,而不是運輸本身。
4.庫存的浪費
存貨為防止異常發(fā)生而起著緩沖和平衡外部環(huán)境的被動作用,但由于庫存并不被立即使用而僅僅是等待。
5.加工的浪費
加工的浪費可能是生產工藝中本身就存在的缺陷。他們的存在實際上是可以預測并通過不斷的改善而逐漸進行消除的。使用先進的工藝手段和工裝可以有效地限制和消除這些浪費。
過量生產是大量制造方式用于對應不確定性的方法,由于各工序制造能力不同,而大量制造中設備又被要求不可以停止,因此,前工序的制造速度比后工序快,制造的速度比銷售速度快,因此常常伴隨著大量的庫存發(fā)生。
2.等待的浪費
等待時間或排隊時間是大批量生產產生的另一個問題。加工批量太大是造成等待的原因之一。允許大批量生產和建立起排隊供應的系統(tǒng)是對原始順序中可能會出現的干擾擔心。
頻繁交換品種可以減小批量,但通常人們認為頻繁的交換品種會造成模具交換時間過長,而這樣會形成巨大的浪費,所以可以通過加大批量降低制造成本。
3.搬運的浪費
運輸作為消除地域誤差的手段似乎在系統(tǒng)上創(chuàng)造著價值,但站在客戶的角度上看,運輸并沒有給我們帶來什么。消費者關心的這會產生什么樣的反應和會帶來什么樣的品質問題,而不是運輸本身。
4.庫存的浪費
存貨為防止異常發(fā)生而起著緩沖和平衡外部環(huán)境的被動作用,但由于庫存并不被立即使用而僅僅是等待。
5.加工的浪費
加工的浪費可能是生產工藝中本身就存在的缺陷。他們的存在實際上是可以預測并通過不斷的改善而逐漸進行消除的。使用先進的工藝手段和工裝可以有效地限制和消除這些浪費。
6.動作的浪費
工人是工作過程的專家,應該幫助他們不斷改進工作模式,這樣他們可以更聰明,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
在工作過程中,工作效率學和行為經濟學已經被使用了二十年,在重復的生產過程中,對于可避免的、組合、重新安排和重新排列動作的進行詳細的分析以消除緊張和不必要的動作可以產生效率。
工人是工作過程的專家,應該幫助他們不斷改進工作模式,這樣他們可以更聰明,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
在工作過程中,工作效率學和行為經濟學已經被使用了二十年,在重復的生產過程中,對于可避免的、組合、重新安排和重新排列動作的進行詳細的分析以消除緊張和不必要的動作可以產生效率。
7.制造不良的浪費
過程中產生不良品即是浪費,又是過程中的一個極其危險的情況。必須努力改變設計階段的工作狀況,考慮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以確保不良品盡可能少,有些工作可以通過誤動作防止方法消除不良品。
過程中產生不良品即是浪費,又是過程中的一個極其危險的情況。必須努力改變設計階段的工作狀況,考慮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以確保不良品盡可能少,有些工作可以通過誤動作防止方法消除不良品。